多邊體系、聯合國組織

日期:2025/01/18   IA

Scene from UN Headquarters in New York.

聯合國和多邊體系本身的有效性取決於會員國對它的承諾。聯合國圖片/Manuel Elías

多邊體系、聯合國組織
強大的多邊體系為何重要?
在當今日益聯繫緊密的世界,多邊主義對於解決和平、安全、氣候變遷、永續發展和人權等複雜的全球問題至關重要。多邊主義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為過;這對於促進對話、建立信任和解決共同的全球問題至關重要。隨著世界加速努力在2030年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強大的多邊體系對於處理複雜的國際關係和確保所有國家更加和平與繁榮的未來至關重要。

全球議題 多邊體系
「多邊主義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需品,因為我們要重建一個更平等、更具韌性、更永續的美好世界。」——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

多邊主義傳統上是指至少三個行為體協調的集體行動。這意味著參與者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共同努力解決超越他們個人努力所能解決的更大問題符合他們的利益。

多邊主義幫助各國採取普遍做法,以應對複雜的全球挑戰。總之,它是一種治國工具,一種思考方式、一種處事方式。多邊主義的精神是:「團結就是力量」。

聯合國是多邊主義的核心,也是當代多邊體系的支柱,是對話、合作和集體行動的平台。多邊主義對於解決和平與安全、氣候變遷、永續發展、人權等全球議題至關重要。

多邊主義的起源

歷史背景
多邊合作有著深厚的歷史根源,可以追溯到組織社會最早建立之時。一些學者將其視為文明發展的基石,有證據表明,在古代文化中存在著規範不同實體之間政治、商業和金融互動的協議。

1648 年的威斯特伐利亞條約標誌著現代多邊主義的形成,該條約結束了西班牙與荷蘭之間的八十年戰爭以及三十年戰爭中的德國階段。在德國明斯特和奧斯納布呂克簽署的和平協議被廣泛視為現代國際國家體系的起源。

19世紀,多邊主義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演變,體現了國際關係日益複雜的特徵。 20世紀初,受戰爭破壞影響的國家開始尋求避免進一步衝突,多邊主義就此正式興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20年成立的國際聯盟是使這種合作制度化的首次重大嘗試。儘管國際聯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但它為未來的努力奠定了基礎。

1945年聯合國的成立標誌著多邊主義的新篇章,它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之中,其目標是促進和平、安全與發展。聯合國成立時擁有 51 個創始成員國,成為解決維和、人權等全球問題集體行動的平台。

隨著時間的推移,多邊體係不斷擴大,涵蓋了專門機構、區域組織和國際協定,反映了應對互聯世界共同挑戰的集體意願。

Security Council Adopts Resolution on Syria Negotiations

多邊主義的哲學
多邊主義和多邊體係是國際合作框架內緊密相連的概念。

多邊體制是多邊主義的具體展現,體現在聯合國及其各機構等機構。它強調了包容性決策過程和共同責任在解決國際問題中的重要性。

多邊主義哲學的關鍵面向包括:

集體解決問題:多邊主義認識到許多全球挑戰無法僅靠單一國家單獨行動來有效應對。
平等與包容:多邊方式重視所有國家,無論其大小或實力,參與國際決策過程。
共同責任:多邊主義倡導所有國家在解決全球問題方面都應發揮作用的理念。
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該理念強調遵守國際法和規範對於維護全球關係穩定和公平的重要性。
永續發展:多邊主義與追求永續發展目標(SDG)密切相關,並認識到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的相互聯繫。
對話與外交:多邊方式優先透過對話和談判而不是單邊行動或武力來和平解決衝突。
不讓任何一個人落後: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強調的這項原則強調了對全民包容性進步和發展的承諾。
聯合國體現了這個理念,成為各國聚集在一起討論全球問題、努力尋求共同解決方案的論壇。

A view of Human Rights Council.

聯合國是多邊合作的基石
聯合國是現代多邊體系的核心,也是各國因應共同挑戰的全球論壇。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體現了多邊主義原則,促進各國之間的合作以解決複雜的全球問題。

聯合國在多邊體系中作用的關鍵面向:

全球論壇:聯合國為所有 193 個會員國提供了一個就國際事務進行對話、談判和做出決定的平台。
和平與安全:聯合國透過其安全理事會和維持和平行動,致力於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發展合作:制定和落實千禧年發展目標和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
倡議全球人權:聯合國透過人權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條約機構和特別程序等機制,在世界範圍內促進和保護人權確保人權仍然是全球優先事項。
包容性決策:聯合國大會透過其結構和程序體現了包容性決策,每個會員國無論大小或權力大小,都有一票表決權。作為聯合國的主要決策機構,它為廣泛的國際問題的多邊討論提供了獨特的論壇。


聯合國與 2030 年議程
聯合國對多邊主義的承諾體現在其對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的態度。該議程於 2015 年由聯合國全體會員國通過,概述了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旨在應對人類面臨的最緊迫挑戰,例如消除貧困、氣候行動和社會正義。它強調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重點是先惠及最脆弱的群體。

2030年議程超越了以往的發展框架,解決了貧窮和不平等的根源,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促進經濟成長,並強調和平與強大機構的重要性。

透過提供共同願景和具體目標,該議程成為動員政府、企業、民間社會和個人採取集體行動,實現更永續未來的有力工具。

A woman holding an End Tuberculosis frame in front of an SDG display.

多邊主義塑造世界

多邊合作實踐
過去幾十年來,多邊主義在應對全球挑戰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透過聯合國作為國際合作與對話的平台,各國共同製定了全球目標,談判制定了國際法、條約和協議,並制定了共同進步的雄心勃勃的目標。

推動人權
聯合國在約80項人權條約和宣言的通過中發揮了核心作用。這套法律的大部分內容受到 1948 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的啟發。例如,這包括免受任何形式歧視的自由和言論自由。

軍備控制、裁軍與不擴散
全球裁軍、軍備控制和不擴散對於防止衝突、建立和維持和平至關重要。自成立以來,聯合國一直致力於幫助各國減少並最終消除核武、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以及停止地雷、小型武器和輕武器的擴散。在此背景下,聯合國秘書長的裁軍議程旨在重振圍繞國際裁軍的對話和談判。

《不擴散核武條約》(NPT)於1965年至1968年在聯合國框架下談判達成,是迄今為止核武國家對裁軍做出的唯一具有約束力的承諾。 《不擴散核武條約》已有191個國家加入,是史上獲得最多批准的軍備限制和裁軍協議。

多邊貿易與經濟發展
多邊貿易的運作原則是,每個國家都尋求與整個貿易體係而不是與單一國家實現平衡交換。現代多邊貿易體係不僅創造了經濟機會,而且在維護和平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其核心任務之一,聯合國透過其基金、方案和專門機構,致力於最終擴大全球貿易區,促進包容和永續的經濟成長、就業和人人享有體面工作。

人道援助
多邊人道行動援助自然災害和人為緊急情況的受害者。人道主義領域的多邊合作是多方面的,可以採取不同的形式,從提供物質和技術援助或製定政策到調動資金、糧食、衛生援助和後勤。